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6-16 10:08 來源: 峨眉山市民宗局 |
保護視力色: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進入汛期以來,峨眉山市民宗局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,堅持“以防為主、防救結(jié)合”,樹立災前預防理念,提早預防、提早行動,抓緊抓實全市宗教領域防汛安全工作,顯著提升宗教領域應對災害的綜合能力。
一是建立“網(wǎng)格化”責任體系,全面壓實安全責任。召開宗教領域防汛工作專題會議,及時傳達相關文件精神與市防辦部署要求,將宗教活動場所列為重點部位,迅速啟動應急部署,將防汛壓力與隱患形勢層層傳遞,有效增強各方做好防汛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。成立由“民宗干部+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”構(gòu)成的工作專班,建立專人聯(lián)絡機制,全力督促各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嚴格履行屬地責任,實時掌握各場所汛期動態(tài),確保各項防汛措施落實到位。組建專項工作組2個,深入重點宗教活動場所開展研判指導與預防處置工作。截至目前,工作組已對全市7個宗教活動場所全覆蓋實地指導。各宗教活動場所積極響應,提前做好思想動員,組建臨時值班小隊7支,全面承擔起值班巡護、避險警示、物資儲備等工作。
二是落實“精細化”隱患排查,保障宗教活動場所安全。將洪澇災害易發(fā)場所作為重點排查對象,以鄰水、臨崖、溝口、山腳的宗教活動場所為主線,對地質(zhì)隱患、宗教建筑、僧寮設施、排水溝渠、用火用電等方面進行逐項細致檢查。制作《宗教活動場所應急手冊》,建立防汛救災工作臺賬,對場所形勢研判、地質(zhì)隱患排查、問題發(fā)現(xiàn)情況等進行清單式管理,逐一研究整改方案,明確整改時限,確保問題全部銷號。截至目前,已現(xiàn)場整改新增隱患3處,投入沙袋100余袋,疏通溝渠200余米,儲備雨衣、手電筒、升降繩、鐵鍬等大量物資。
三是開展“多元化”宣傳教育,提升安全防范意識。聚焦雨前、雨中、雨后三個關鍵階段,分別做好排查、巡護與核查工作,與各宗教活動場所安全負責人開展面對面交流,通過組織觀看警示片、發(fā)放宣傳資料等方式,詳細講解汛期各類自然災害的嚴重危害、隱患排查整改的關鍵意義以及緊急避險的重要方法,確保宣傳教育覆蓋到每一處場所。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建“汛期專人聯(lián)絡工作群”,第一時間通報汛情動態(tài)與安全提示,及時發(fā)布科學避險、防溺水、山洪逃生等流程指南,引導宗教界人士時刻保持警惕,提前做好各項應急方案準備。今年以來,全市針對宗教活動場所開展線上線下防汛宣講活動4次,發(fā)放宣傳資料400余份,覆蓋宗教教職人員及信教群眾達700余人次。
政策解讀: